您的位置: 首页 >> 建筑五金

315消费日临近2017年家具行业痼疾会改善吗

2021.11.17 来源: 浏览:7次

“315”消费日临近 2017年家具行业痼疾会改善吗?

“315”消费日临近 2017年家具行业痼疾会改善吗?

中华建材网讯:今年的“315”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,屡被媒体曝光,诸多痼疾、黑幕、丑闻,消费者与商家之间“扯皮”的家具行业,今年会有所改善吗?

“315”消费日临近 2017年家具行业痼疾会改善吗?

实木家具“偷梁换柱”

中国老一辈的消费者对实木家具有执念。实木家具环保、上档次,消费者相信“贵有所值”。然而,实木家具“不实在”已见怪不怪。网上很多这样的案例:大多是消费者花了几万元买的实木家具,到家后发现只有少部分材料是实木,其他都是人造板上面贴了实木皮。

业内人士指出,实木家具概念繁多,全实木、半实木等等,真正的实木家具只有古时候的榫卯连接,而现代制作工艺则很难做到全实木。在制造方面,实木家具也有“主材”和“辅材”之分,主材常常用实木,辅材大多是人造板。一定比例的主材与辅材结合,更加符合现代家具的实用和美观需求。而当下为“平衡”原木涨价与降低生产成本的关系,有一些商家罔顾底线,借用各种伎俩来“维护”家具的实木“身份”,从产品质量上欺骗消费者。

在消费者方面,以为实木=全实木,而厂商则在营销上不具体说明情况,在产品说明书上也不注明主材、辅材。一边是对“实木”认知不成熟的消费者,一边是有意模糊概念的厂商,信息的不透明导致纠纷不断,即使是到维权阶段,也是“公说公有理、婆说婆有理”。

儿童家具隐患不断

去年,国家质检总局对流通领域内的56家企业生产的56批次儿童家具产品进行了抽检,发现13批次产品不达标,其中涉及到产品甲醛释放量超标、可迁移元素不合格等等因素。事实上,即便有《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》对儿童家具的明文标准,每年相关部门的抽检结果依然触目惊心。而更令人震惊的是,已经发生了不少儿童因家具甲醛超标而引发白血病高的案例。

除了甲醛等化学有毒气体超标,儿童家具的物理性能仍令人担忧。一系列结构、工艺、设计方面的问题,在儿童使用过程中存在摔倒、撞伤、手指夹伤等各种安全隐患。

软体家具以次充好

在素以软体家具闻名的家具制造重镇,三五人、几台机器便开始制作床垫、沙发的家庭小作坊曾经是供货的源头。脏乱差,贴牌生产,劣质材料拼凑的产品极易让消费者咳嗽、胸闷,重则引发白血病或者癌症。

软体家具的原材料质量千差万别。从表层的针织、皮革面料,到里层的海绵、弹簧,以及结合处的胶水、木架,商家为降低成本,往往在原材料上做手脚。据第三方家具检测机构的技术员介绍,现在商家送检的样品大多能符合国标,但实际产品往往是表面看很好,里面的填充物、胶水却总是“退而求其次”,产品质量糟糕。

定制家具坑你没商量

定制家具风光无限好,几乎承包了一线城市的机场及高铁黄金广告位,动辄大手笔明星代言。然而在上市潮与高增速的大背景下,定制家具的“猫腻”也越来越多浮出水面。

首先是价格不透明。很多人往往是抱着买一件家具的心,最后买了全屋。这里面当然有对产品的信赖,但也有被忽悠的案例。“全额付款”的风险还在于,实际产品与设计图有出入,产品质量不达标,五金配件容易损坏,只修不退、“最后一公里”之痛、售后安装脱节,一步步让消费者不断“花钱”做个了结。而在去年才实施的《全屋定制家居产品》行业标准,则还未能让所有的定制厂家按规定执行,行业处在信息极不对称的混沌阶段。

重塑敬畏之心

消费者买家具遇到以上“黑幕”,往往是维权很难、很慢,相对还处于弱势的一方。在行业越来越不景气的环境下,重获消费者的信赖显得极其重要,不仅事关企业发展,更事关企业生死存亡。

心存敬畏之心,方能行有所止。《菜根谭》说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。”曾国藩曾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:“敬则无骄气,无怠惰之气。”只有心存了敬畏,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;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;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商海里,保持谦逊平和,进而求得突破。

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时代里,在制造业处境不那么容易的年代里,正倒逼着“平心”与“静气”的商业理性回归,期待更加挑剔的消费者,和拥有敬畏之心的制造业从业者。

往年的“315”期间,家具总会上到质量重灾榜,一干顽疾常为消费者所诟病。什么以次充好、偷梁换柱、猫腻、存在安全隐患等等,在在行业越来越不景气的环境下,重获消费者的信赖显得极其重要,不仅事关企业发展,更事关企业生死存亡。

延伸阅读:

聚焦两会热点 2017家具与水漆联手“油改水”

山东家协考察调研宁津产业集群 深入了解家具行业现状

Tags:
友情链接